【编者案】“导学思政下午茶”是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导学思政”系列活动的育人平台之一,设“导学学术下午茶”、“导学书香下午茶”和“导学红色下午茶”等板块,邀请育人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共论学术思潮,齐读名家著作,同学党史校史,搭建与研究生群体的交流平台,关心关爱青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打造“三全育人”好生态,共建大思政格局。
(通讯员 梁家铭)2021年10月21日,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导学思政”——学术下午茶第一期在学院学术研究中心201会议室展开。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英语语言文学导师组长刘红卫教授和2020级、202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全体研究生们以“非自然叙述者的伦理新诉求——从《别让我走》到《克拉拉与太阳》”为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
首先,主讲人梁家铭介绍了日裔英国小说作家石黑一雄的获奖和创作经历,以其主要作品:《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 又译《别让我走》、《千万别丢下我》)、《克拉拉与太阳》( Klara and the Sun),并主要介绍了两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角凯西、克拉拉的角色经历和性格特点。主讲人还介绍了将两部小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出发点在于非自然叙述者叙述视角的相似性,并借由2007年布克奖获得者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的评价提出问题:隐含的伦理道德的转变是什么?科学新时代下人性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基于以上问题,主讲人随后将原文列出用于说明两部小说中伦理诉求的变化,克隆人和机器人同样都是具有工具属性的科学产物,其中克隆的诉求是摆脱成为工具的命运,获得周围朋友的帮助和关爱,而克拉拉的伦理诉求是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人类的替代品,以AF的身份而行动,并陪伴在人类朋友身边。小说中两位故事叙述者的工具宿命是相似的,克隆人凯西选择默默接受了成为工具的宿命,而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得到了人类朋友的承认,打破了工具的宿命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special and individual),这种克隆人、机器人的伦理诉求转变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对于人性的反省。接着给出了结论:人类自身从面对“非人的人”可能真正在现实中出现产生危机感和焦虑感到开始思考人类本身如何与科学人共存的转变。这种伦理上的转变是石黑一雄对这个社会的深刻洞察,人类社会态度的转变表明了人类对于科学人的接受程度和开放程度正在逐渐扩大。
随后,参与“导学下午茶”的研究生们分享了近期的文学类学术会议内容并和各位参会者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人性问题,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艾国荣基于不可靠叙述对《克拉拉与太阳》中主角克拉拉的叙述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陈成讨论了英国作家戈尔丁《蝇王》中拉尔夫与杰克的人性之辩问题;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谢雪曼从《1984》出发谈论了人性的异化现象,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黄媛媛指出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所反映的人性复杂性,
“导学学术下午茶”的最后,刘红卫老师发表了总结点评,她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向同学们阐释了人性和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中的斯芬克斯因子,完整的人性应该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组成,而随着伦理身份、伦理环境等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变化,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她提出,希望研究生们多读、多思,勤交流、勤总结,一起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