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导者,取引领指导之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就是每名求学者求知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导学思政故事汇”活动通过发掘学院师德高尚的研究生导师的事迹,反映导师的教学风采、科研成果和育人经验,突出导师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全体在校研究生及往届研究生校友就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多方面讲述与导师间的真实故事,收集导师和学生之间打动人心的日常点滴。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得遇良师,何其有幸。我深感幸运,在中南大遇见我的导师朱灵慧教授。
初见相知。相较于其他同门,我与朱老师的“结缘”更早一些。第一次相遇,是在我本科三年级的《翻译语言研究》课上,朱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令人印象深刻。每堂课,朱老师都会让我们翻译一段作品,并在点评中传授知识技巧,各种复杂晦涩的知识在她的讲解下都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萌生并坚定了攻读翻译学硕士的想法。
静待相逢。本科毕业后,我参加了“西部计划”支教团。这段时间,朱老师时常关注我的状态,并对我的学业、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支教结束后,我重新回归校园生活。文澴楼下,我再次见到了朱老师。别去一年,却又好似从未离去,朱老师还是那么和蔼亲切,充满活力。她关切询问我这一年的经历,告诉我这是宝贵的人生经验,需好好珍惜。此外,她还向我推荐了翻译学相关著述,让我提早做好本科到硕士的过渡和衔接。在朱老师身边,我感觉自己每一步都迈得异常踏实。
治学严谨。进入研究生阶段,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朱老师作我的导师。这一阶段我与朱老师的关系比本科更加紧密,定期的组会、不时的交流,朱老师与我谈未来发展、目标规划、落实践行。从阅读文献、分析研究、撰写文章,到申报项目、外出交流,每个环节朱老师都悉心指导,我在她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第一篇文章、第一个项目、第一次会议发言......在朱老师的指引下,我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每每取得进步,我都欣喜不已,更是感激万分,朱老师总会不吝赞扬,并激励我继续加油。朱老师的指导,不仅仅是读文献、练翻译、学思考,还在诸多细微末节之中。记得第一次组会,我汇报时虽有“干货”,但表述杂乱,朱老师在给予我肯定的同时,指出发言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并教我们组织语言的技巧,让我们把每一次汇报和展示都当作练习演讲的机会,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些经验让我在日后的学术交流、成果汇报等活动中获益匪浅。
宽严相济。朱老师的“严”,在于对学生时间规划、任务完成的严谨要求。从职业发展规划、论文框架构思、到语言表达、格式规范,甚至标点符号,她总要求我们“凡事要做就做好”。但在我们“压力山大”时,她总有安慰和疏导,让我们不要着急,一步步解决问题。课上和组会之余,也能见到朱老师独特的一面。不同于印象中“苦坐冷板凳”的学者形象,朱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活泼有趣。我常常在羽毛球馆碰见朱老师,起初因为害怕聊起学习而不敢同老师大胆交流,但老师经常主动邀请我一起打球,虽是师生,更是球友。慢慢我们也学会“学就好好学,玩就痛快玩”,减少了许多无意义的内耗,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成就感满满。
作为导师,朱老师没有强求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而是希望我们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做“幸福的普通人”。每次同门组会,我们的汇报都由学习和生活两个部分组成。大家相互激励,分享开心和收获,也讨论困惑与不足。在朱老师的感染下,大家对生活总是保持热爱,前行道路上阳光明媚。在我进步缓慢时,朱老师总是耐心倾听,给予鼓励;在我取得成绩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我祝贺与肯定。学习之外,朱老师更是人生导师,教会我们许多待人接物的朴实道理。例如“认真做事,真诚待人”,鼓励我们学会规划,提升效率,认真学习,开心玩耍;“学习是目前的重心,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让我们加强锻炼,多交朋友,提升获取幸福的能力等等。这些话语在课本中没有,却让我们终身受用。
不知不觉间,已是与朱老师相识的第五年。学业上,我取得了小小的进步;生活上,我更收获了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学会了热爱生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朱老师不仅是导师,更像我们的妈妈。平日谈话中,她总是像对待与我们同龄的女儿一样对待我们,亲切而又温暖。我会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将这份双向奔赴的师生情谊铭记于心。而我相信,与众多师兄师姐一样,这段师生情谊未来将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篇章,如同春日阳光,温暖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鲜于乐洋,女,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2022级翻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朱灵慧教授。本科期间,获“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支教期间,获甘肃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研究生期间,获研究生学术节“先进个人”、一等学业奖学金,曾参与第四届中国翻译史国际研讨会并发言。